2024年12月22日下午,遂宁市2025年全国研考圆满结束。全市共组织2435名考生参考,设置涪江中学1个考点、82个考场,全市紧紧围绕“四确保一实现”总目标,织密织牢“六位一体”防护网,平稳顺利完成了各项组考任务。
一、高位统筹,部门协同有力度
全面动员部署。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研考工作,副市长、市招考委主任张智勇,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罗红光,市教育局局长王松靠前指挥,多次督导备考、组考工作。先后接受省招考委专项督查2次,组织市招考委成员单位和考点学校召开联席会3次,联合检查3次。
加强协调联动。市招考委组织成员单位集中开展打击销售作弊器材、净化考点周边环境、打击替考作弊等“八大专项”行动,对“8大块面、49个点位”作出具体安排,对安全保密、食品卫生、供电供水和网络保障等涉考重点工作开展联合检查,完成风险隐患整治3处。
强化责任落实。市招考委统筹协调,以“项目化、清单式、责任制”将责任明确到位、任务具体到周、事项细化到天,强化单位之间沟通协调、合力凝聚,以责任归位,促责任到位,建立起“纵向到底,横向到边”的全方位责任体系。
二、高效推进,考务组织有深度
精准开展考务培训。加强风险研判,坚持“一学二理三训”工作法,针对考务各点位、各环节,按照“分层次、分类别、分时段”要求开展各类培训近10次,确保不留责任盲区。全市近350名考务人员全部完成教育部线上统一培训并测试合格后上岗,以“明职责、领任务、知规范、保安全”要求落实组考任务。
筑牢试卷安全保密。签订保密承诺书,落实各项规章制度,做好试卷运送、保管、分发以及考试实施、卷卡回收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,24小时“全时段、全方位、无死角”值守,按要求做好试卷运送全程录像、6小时回放制度,公安部门全程参与试卷运送与值守,确保全程有监督、过程有防范、流程可回溯,坚决防范试卷(题)泄密事件发生。
严防考试舞弊行为。采用“人防+物防+技防”的方式,配备“智能安检门”4扇、“5G信号屏蔽仪”125台,手机存放柜90个,手持金属探测仪100余个,新增无线电信号车载检测系统,密切监测异常信号动态,开展后台“视频巡考+AI考场实时智能巡查”,做到专人专管,确保手机带不进、用不了、传不出,有效防范高科技作弊等违规行为。
三、高质落实 ,全力护考有温度
暖心服务考生。市教育考试院通过官网官微提前向考生发布考点位置、参考路线、周边酒店、天气预报等20余条信息,按规定统一配备全套考试文具2600余套。医护人员10名、救护车1辆和应急发电车2辆进驻考点。交警2名、治安2名、特警4名全程驻扎考点,确保考点周边治安和交通秩序井然。
抓好应急处突。成立考试工作安全保障小组,做好“5类4级”突发事件、“39个点位”偶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,组织模拟推演、考前演练。开展考务桌面推演,对常见的8个考务突出问题进行随机抽问作答。考试期间,网信、保密、经信、教育、公安、卫健、住建、市场监管等部门集中办公、协同处突,确保考试万无一失。
坚持诚信教育。在市教育局、市教育考试院官微官网发布研考政策法规、参考须知、注意事项等信息20余条,教育引导涉考师生践诺尽职,考务人员签订《考试安全工作责任书》,考生全员签订《诚信考试承诺书》,印制“国家考试,作弊入刑”“作弊一次,悔恨一生”等警示性标识标语,为考生营造公平的研考环境。